传经文 承典化
经典传唱获佳绩
近日,温州市技工院校“传承经典文化”古诗文传唱表演比赛结果揭晓,温州市才华技工学校选送的作品《相和歌·子衿》凭借出色的演绎荣获三等奖。此次获奖的学生分别为22级幼教班的艾锦希、陈文诗、陈怡铄、周文静以及25春招1班的王梓凯,他们在指导教师徐栩的带领下,历经3周紧张而有序的排练,最终在舞台上展现了对经典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诠释。


3周磨一剑:
历史教师的文化坚守与匠心指导
谈及此次比赛的筹备过程,指导教师徐栩的付出尤为值得关注。作为学校的历史教师,徐栩不仅熟读经典,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入骨髓的热爱与理解,更始终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视为己任。在排练期间,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从诗词的历史背景解析到演唱的情感表达,从舞台动作的设计到团队配合的磨合,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相和歌·子衿》源自《诗经》,展现了古代青年的纯真情感与文化风貌,我们希望通过现代传唱的方式,让千年之前的文字重新焕发生机。”徐栩在采访中表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她不仅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还引入古代礼仪、音乐知识等相关内容,让排练过程成为一场生动的传统文化课堂。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逐渐从对诗词的浅层认知,深入到对其精神内核的感悟,最终在舞台上呈现出富有层次感的表演。



古诗今唱:
让经典在创新中绽放时代光芒
《相和歌·子衿》的获奖,不仅是对师生努力的肯定,更彰显了“古诗今唱”这一创新形式在文化传承中的独特价值。唐诗宋词蕴含无限能量,虽篇幅短小,却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情感记忆与文化精髓。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潮的兴起,人们对诗词文化的认同感与热爱之情日益强烈,而“古诗今唱”正是顺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实践。
这种将传统诗词与现代音乐、表演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让经典诗词从古籍中“走出来”,以更加鲜活、生动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此类创新实践能够有效激发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导更多人深入挖掘经典中的精神财富,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文化支撑。
以赛促传:
开启传统文化传承新篇章
此次比赛的获奖,是温州市才华技工学校在传统文化传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投入力度。一方面,继续挖掘更多优秀经典作品,通过多样化形式进行传播与转化;另一方面,引导更多师生参与到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实践中,形成全员传承的良好氛围。
“经典之美,因传承而绽放;传承之光,因创新而璀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校始终秉持这一理念,致力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从历史课堂上的文化讲解,到校园活动中的经典演绎,再到此次比赛中的精彩亮相,一系列举措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了文化素养,更让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站在新的起点,温州市才华技工学校将继续肩负起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创新的姿态,为弘扬民族文化、构建精神家园贡献更多力量。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经典文化的种子将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时代之花!
责编|陈锦秀
审稿|陈锦秀 徐栩
图片|徐栩

发布者:才华技工学校,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ihuajixiao.com/caihua-news/3473.html